韶华七秩荣光,仁术薪火相传。从城隍庙的青砖灰瓦到天主教堂的红顶钟楼,从宝成路的腊梅飘香到河北大道的樱花满园,从1946年的8名工作人员10张病床到2018年878名在岗职工800张病床,从50年代简单的阑尾切除术到今天的省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7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赤医人,追云逐梦,负重前行,有了今天集医疗、教学、科研、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目前,医院有湖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3个(普外科、临床药学室、检验科),咸宁市级重点专科21个。2017年,医院被中国卒中学会授予“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医院”,被北京阜外医院授予“心血管疾病诊疗质量监测基地”,被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授予“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最佳实验室”, 2018年,被第三方医院评价机构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评为“2017年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排行榜168位”。
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有4项获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十余项获省、地、市级科技成果奖,多项科研课题获省、咸宁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在核心期刊及各种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从70年代开始,医院就率先在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上发表多篇综述性学术论文,并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著作《临床综合征》;1988年,普外科科研项目被武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为科研成果;1994年,骨外科《改良LUQUE术加薄片植骨治疗低位脊柱损伤滑脱的临床研究》被评为省级科技成果奖;1999年,骨外科《缝匠肌带蒂髂骨瓣哑铃状开槽植骨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经专家鉴定获国内先进水平及省级科技成果奖;2001年,骨外科《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难治性股骨颈骨折》荣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2002年,普外科《重度脱垂性痔环形切除术临床应用研究》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妇产科《子宫颈癌腹腔化疗的研究》荣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2016年,脑外科开展的“YL-I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推广应用”,获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被省科技厅授予“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检验科开展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项目,通过科研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6年,骨外科《保留股骨距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研究》和医院《县级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科研项目,经综合评价该二项研究成果在同类医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荣获湖北省科技成果。药剂科《关节腔注射臭氧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性指标的影响》《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等8项科研课题成功申报咸宁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2017年,检验科《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分析》获湖北省第16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及《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与耐药性分析》获咸宁市第2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贰等奖。
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近3年,医院开展新技术10余项,包括心脑血管介入检查治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ERCP技术,肺癌、胃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卵巢癌根治术,肝癌、半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肾切除术、胃肠穿孔修补术、子宫全切术、肝囊肿肝血管瘤切除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大泡切除修补术,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微创椎间盘切除术,颅内多发血肿清除术,经皮肾镜输尿管取石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各学科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突破。
医院管理长足进步
医院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项目带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行服务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业务水平日新月异,各项事业形势喜人。2013年12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自2009年至2016年,连续四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杏林花正艳,豪情续梦圆!今后,医院将继续秉承“仁爱、求精、自强、卓越”的医院精神,力争用5至10年时间,实现“创建三甲医院,打造湘鄂毗邻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目标,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圆赤壁百姓的健康梦,为“健康中国”赤壁实施再立新功!(撰稿 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