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人民医院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健康教育   >   正文

健康宣教丨手足口病及其防治方法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5-21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引发手是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 (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个別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 可迅速导致死亡。日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39f05c9375dfc71f6781e7ddb16dce6d


2.手足口的病因

有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 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4c90ce3fcd69f998977a58bb0f52cdf9

 

3.手足口病的表现

常表现为口痛、厌食、发热,口腔可以看到小疱疹或溃疡。

皮疹开始为小红点,后可变成疱疹,手脚、胳膊、臀部、腿部多见,躯干、四肢、口周少见,皮疹常不痛不痒。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8ba2b846b65a87f9b0fe6cb392124769

031988860d7bc92884de31432e9b5869

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逐渐好转痊愈。

少数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多在开始发热的24小时内。

重症手足口病可出现精神差、烦躁、嗜睡等症状。建议精神差、进食差、持续高热、3岁以下幼儿,尤其未接种疫苗者住院治疗。具体听医生的。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类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早期可能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需要注意

 

4. 怎样治疗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为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抗病毒药,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具体的治疗以医生告知为准,尤其重症手足口病。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主要为对症治疗。

d52c8df351317e4e6823e8532e1b79ff

(1)首先隔离患儿、 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6b01b6d978661e2b23088aa2802cfaa6

 

(5)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成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合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患儿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等。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相应处理。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血压稳定。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5066f1e3cfab39312a2b004d898039a

 

5.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接种疫苗 建议6月龄-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接种2针,间隔1月,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对其他肠道病毒没有保护作用。

一项研究显示接种2剂EV-71疫苗,对轻症手足口病保护效果为91.1%,对重症手足口病保护效果为73.3%。接种疫苗并不是百分百有效,仍需加强护理,避免感染。

c3533a80df70d3c9b7ced2d7195b2877

(2)日常预防 勤洗手,孩子需在饭前、便后、玩耍后洗手,家庭成员需在饭前、便后、回家后、做饭前洗手。肠道病毒对75%酒精有抵抗,需要用含氯洗手液,湿巾不能代替洗手。

婴幼儿也可能有症状轻甚至无症状的感染,年长儿童和成年人症状多较轻,有时无法判断孩子或自己是否接触手足口病患者,此时需要注意加强手卫生。

肠道病毒对高温、干燥、紫外线等敏感。建议喝凉白开、吃熟食,晾晒衣被。

143d53d4593cb35880ca7e48b14ff5ba

参考文献:1.儿童传染性疾病治疗学;2.手足口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

资料来源:彭杰林(儿科)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赤壁市人民医院